学院新闻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组织2022年第2期青岛地理名师进课堂专家讲座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2-02
  • 点击量:

为促进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入了解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现状特征、教学内容,把握新时代中学地理教学的新思路和新动态,培养研究生的中学地理教学专业技能,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于20221126日邀请山东省教科院地理教研员(高级教师)甄鸿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博文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胡学发、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员(高级教师)朱铎锋、胶州第七中学高级教师苑文春、青岛市即墨区普东中学正高级教师邱秀玉和一级教师梁洁毓举办了2022年第2期地理名师进课堂——青岛名师专家讲座。6位地理名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为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传授中学地理教学经验。

胶州第七中学苑文春的讲座题目为《中考试题的“启示”》。苑老师结合158套中考试题选取的内容及自身教学案例有理有据地从试题内含的教学思想——教学改革的需要,试题动态变化——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需要,试题的巧妙运用——既是教学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3个视角进行分析,立意新奇,思路清晰。

 


分析中考试题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试题研究无疑是实现新要求重要的一环。苑老师以自己的切身经验给予老师和同学们深刻的人生启迪:“我们常对学生来说,学无止境;对于老师来说,科研无止境。教育教学中每一个细小的问题、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是科研的种子。

梁洁毓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浅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许多地理事物学生没有见到,一些地理事物现象复杂。讲地讲理就需要想方设法增加其直观性,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科学生动的学习地理。如何增强教学直观性呢?梁老师是从多媒体教学含义、发展、选择时机(遇到学生急于)、增加容量和效率、制作和素材的获取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理论与实际结合,通俗易容,便于理解与借鉴。语言简要明晰,节奏明快;多媒体课件设计巧妙,直观形象,对课堂教学有重要辅助作用。

 

 


青岛西海岸新区博文中学胡学发校长的讲座题目是《教学评一体化五育融合导向下的课堂评价策略》。胡校长首先从教学评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出发,介绍《教学评一体化,五育结合》课题研究的背景。结合具体实验过程,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3个角度详细地介绍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题的实验过程是贯穿全过程的评价策略。其研究成果既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有效的填补了日常教学的短板。问题化学习,运用任务清单,学习成果的可视化,学科素养进阶路径等新观点、新方向。

详细的课题研究做法,系统完整的实验过程和流程,既呈现了从事课题等教科研的过程,同时又对与会老师和同学们的一个标杆的昭示,具有很好启示和借鉴价值。最后播放一段视频:让我们扎根大地,向上生长,寄语大家,植根课堂这片沃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寓意深刻!胡校长对研究生们今后发展提出建议:一定把理论知识掌握扎实,循证教学(提供有证据的教学);要提前定好研究课题,越务实越好,让研究成为习惯。


 

 


即墨区普东中学邱秀玉老师讲座题目是《初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初探——以“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等教学为例》。项目式教学是目前一种新兴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引领学生自我发展的教学模式。邱老师展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视角广、高屋建瓴,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案例分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成果的分享展示,极大丰富了与同学们对项目式教学的认知。

邱老师在分析课标基础上,以《北京》一节详细介绍了项目式教学操作。结合《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等教学案例进行知识迁移,从课前预热,立足学情确定任务;情景操作,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通过设置问题:为什么北京成为唯一的“双奥城”?将位置、地形、河流、经济、交通等知识学习任务有机融合其中);以生为本,师生角色转换;关注合作探究,提升实践能力;课堂展示多彩灵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鼓励评价,鼓励学生参与热情六个角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具体操作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抽签确定项目任务、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设计方案、互联网、图书馆搜集材料、分析整合、得出结论、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展示等过程,从政治、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到经济、交通、甚至环境问题原因及对策的探究,真正实现了跨学科的融合,一目了然!虽然是初探,但对学生们将来走向社会是一个积极大胆的尝试。


 

 


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地理教研员朱铎锋老师的讲座题目是《初中地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素养培养是当今地理教学的热点话题,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地理学科素养呢?朱老师从教师关注的学业水平考试考查方向:“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入手,引入话题,阐述核心素养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地。

朱老师结合案例从借助典型的情境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如埃及的长绒棉,分成许多小元素,然后整合,从埃及到我国新疆,还有哪些地方?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如用地理模型,地理运动动画微视频);把握合适的时机,增强学生人地协调观,如日本大地震后对地震后重建家园的思考;结合读图识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如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实效性强,对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很好的启示。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地理教研员甄鸿启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基本技能》。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实施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教学标杆。如何有效实施202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关键在于对课程标准品读。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课程标准呢?甄老师从一个调查报告入手,从地理在教学中地位怎样,存在着什么困难,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困难,分析地理学科处在的地位入手导入课题。报告包括3部分:

课程标准。从2011年和2022年课程标准内容结构分析入手,分析地理学科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在厘清基本概念落实、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字体解读,比如标准,标是标枪,准就是对准,就是对准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地阐明什么是课程标准。

如何落实课程标准。分析是解读课程标准,还是分解课程标准,借助新旧课程标准进行分析,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案例剖析,理解分析和解读的含义,建议先分析,后解读。指出了课程标准分解常见的误区:名词不要名词化,要概念化和生活化。比如海拔不要仅讲从海平面算起,要点明从哪个海算起,要概念化和生活化。动词形式化,要过程化、步骤化。教师要示范,示范的方法;学生习得,用学得方法去学,去区别;潜台词不要标签化,要实践化、项目化。基础词不要当然化,要显性化。

课标解读和撰写教学目标。借助农业一节阐述学习目标如何撰写。借助“小麦的一生”,生动阐述农业的概念。过去是使用,现在要实用、适用。


  5

 


   最后参与讲座的青岛名师勉励研究生同学们:教育要有精神支柱,要有情怀,我们一起走在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路上,不忘初心,携手共进,共谱地理教育新篇章,创造地理教育更加辉煌的明天!


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COPYRIGHT QINGDAO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