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学院鞠洪润副教授团队在《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04-23
  • 点击量:

近日,学院鞠洪润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SSCI期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SSCI Q1,IF=7.9)发表题为“Inter-provincial flow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carbon footprint in China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的研究论文。青岛大学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鞠洪润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01311,4200124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22YJCZH071,20YJC630212)等项目的资助。

了解农业碳足迹空间流动的因素对减少农业碳足迹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中国农业碳足迹及流动的机理认知仍然不足。此外,在缺乏长时序数据情况下定量分析特定年份农业碳足迹及其流动的驱动因素也是一项重大挑战。论文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和地理探测器对2015年中国农业碳足迹的空间格局、省际转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农业碳足迹为48826.69千吨碳当量(CO2eq)。宏观尺度上来看中国农业碳足迹北部较高,中部较低。其中,在山东省存在杰文斯悖论现象,即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强度较低,但农业碳足迹总量较高,说明农业效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值得注意的是,39.39%的中国农业碳足迹参与了区域转移。农业虚拟碳主要从北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广东(4447.49万吨CO2eq)和黑龙江(-2225.25万吨CO2eq)分别是最大的流入和流出省份。另外,社会经济和农业因素对农业碳足迹的分布及其区域间转移具有重要影响。GDP、人口、产业结构和教育支出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碳足迹流入的影响显著。与土地利用和粮食产量相关的农业因素对农业碳足迹流出的影响显著。最后,论文基于农业碳足迹及其流动规模将不同省份划分为6种类型,分区域与生产消费等视角提出中国农业碳减排的建议,利用碳交易和互惠技术援助,农业碳足迹净流入和净流出区域需共同承担农业碳减排的责任。本研究全面系统地理解了中国农业碳足迹的空间流动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论文引用与链接

Ju, H., Zeng, G., & Zhang, S. (2024). Inter-provincial flow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carbon footprint in China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105: 107419.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iar.2024.107419




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COPYRIGHT QINGDAO UNIVERSITY